1.一種高壓液氨泵無回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液氨泵無回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閥芯上設置有一彈簧座并在低壓腔臨近所述電磁控制閥的一端安裝有一安裝板,所述閥芯穿過所述安裝板,所述彈簧的一端作用在所述彈簧座上,所述彈簧的另一端作用在所述安裝板上。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壓液氨泵無回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油閥組件包括卸油閥、上卸油閥座、下卸油閥座、出油閥彈簧;所述卸油閥和出油閥彈簧通過上卸油閥座和下卸油閥座安裝在所述卸油閥組件安裝孔內,所述出油閥彈簧的一端作用在上卸油閥座上,所述出油閥彈簧的另一端作用在卸油閥上;在所述下卸油閥座內設置有一第一卸油孔,在所述上卸油閥座內設置有液氨出口,所述卸油閥設置在所述上卸油閥座與所述下卸油閥座之間,將所述第一卸油孔與所述液氨出口之間關閉與開啟;所述上卸油閥座與所述卸油閥安裝孔螺紋連接并將所述下卸油閥座壓裝在所述卸油閥安裝孔內。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壓液氨泵無回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卸油閥座內和下卸油閥座內分別設置有卸油閥安裝上孔和卸油閥安裝下孔,所述卸油閥安裝上孔與所述液氨出口同軸并連通,所述卸油閥安裝下孔與所述第一卸油孔同軸并連通;所述卸油閥和出油閥彈簧安裝在所述卸油閥安裝上孔和卸油閥安裝下孔內,所述出油閥彈簧將所述卸油閥壓向所述下卸油閥座,使得所述卸油閥與所述第一卸油孔之間的通道關閉。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壓液氨泵無回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卸油閥安裝上孔內安裝有一出油閥彈簧座,所述出油閥彈簧的一端作用在所述出油閥彈簧座上,在所述出油閥彈簧座設置有與所述液氨出口同軸并連通的內孔。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壓液氨泵無回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油閥的外周與所述卸油閥安裝上孔和所述卸油閥安裝下孔之間分別設置有相互連通的第一出油通道和第二出油通道,所述第二出油通道與所述液氨出口連通,在所述卸油閥克服出油彈簧的阻力上行后,所述卸油閥與所述第一卸油孔之間的通道被打開,所述第一卸油孔內的高壓液氨從述卸油閥與所述第一卸油孔之間的通道、第二出油通道、第一出油通道、所述液氨出口噴入共軌系統(tǒng)中。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高壓液氨泵無回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油閥包括卸油閥體、卸油閥彈簧座、卸油座、卸油彈簧和鋼球;所述卸油閥體被所述上卸油閥座壓裝在所述下卸油閥座的卸油閥安裝下孔內;同時卸油閥體還位于所述卸油閥安裝下孔內,所述第一出油通道和第二出油通道分別設置在所述卸油閥體的外周與卸油閥安裝下孔和所述卸油閥安裝下孔之間,所述出油閥彈簧的另一端作用在所述卸油閥體上;在所述卸油閥體內從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設置有同軸且依次連通的第一小節(jié)流孔、第一大節(jié)流孔、第一錐孔和安裝內孔,其中,所述第一大節(jié)流孔的內徑大于所述第一小節(jié)流孔的內徑并等于所述第一錐孔的小頭內徑,所述第一錐孔的大頭內徑等于所述安裝內孔的內徑;所述卸油閥彈簧座、卸油彈簧和鋼球被所述卸油座壓裝在所述安裝內孔中,所述卸油彈簧的一端作用在所述第一錐孔的大頭與所述安裝內孔之間的臺階面上,所述卸油彈簧的另一端作用在所述卸油閥彈簧座一端的端面上;所述鋼球配置在所述卸油閥彈簧座另一端的端面與所述卸油座一端的端面之間;在所述卸油座內由一端向另一端方向依次設置有同軸且相互連通的第二小節(jié)流孔、第二大節(jié)流孔,在所述第二小節(jié)流孔遠離所述第二大節(jié)流孔的一端設置有第二錐孔,所述鋼球的球面與所述第二錐孔的錐面密封接觸或者脫離,以關閉或者打開卸油閥。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高壓液氨泵無回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卸油座的一端還設置有一鋼球限位孔,所述鋼球限位孔位于所述第二錐孔外圍,對所述鋼球的運動范圍進行界定。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壓液氨泵無回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卸油閥彈簧座的另一端設置有一半球凹槽,所述鋼球落放在所述半球凹槽內。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高壓液氨泵無回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卸油閥安裝下孔的孔底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卸油孔同軸并連通的第三錐孔,所述第三錐孔的小頭內徑等于所述第一卸油孔的內徑;在所述卸油閥體臨近所述第三錐孔的一端設置有外錐面,所述外錐面壓緊在所述第三錐孔內密切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