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夾具的,特別是涉及一種電極桿加工夾具。
背景技術:
1、電極桿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電極頭部、?桿部和尾部。?電極頭部是與焊件接觸進行焊接的部分,?桿部是電極的基礎,?通常指電極體的直徑,?即桿部直徑,?是電極的基本尺寸,?其長短取決于焊接工藝的需要。?尾部是電極與握桿或電極臂配合的接觸部分,?需要有一定的加工精度,?以確保順利傳輸焊接電流和電極力。
2、電極桿在加工時,需要對其進行夾持固定,通常的做法是利用三爪卡盤進行夾持,三爪卡盤上滑移安裝有多個夾持塊,將電極桿的一端伸入多個夾持塊之間,驅使多個夾持塊同步朝三爪卡盤的中心移動,使多個夾持塊能夠共同夾持電極桿的一端,使電極桿與三爪卡盤進行連接固定,以便于電極桿后續(xù)的加工作業(yè)。
3、然而,此類電極桿的夾持方式中,當需要夾持的電極桿長度較長時,三爪卡盤對電極桿的一端進行夾持固定后,電極桿的另一端與三爪卡盤的夾持塊之間存有較大的距離,導致后續(xù)對電極桿進行加工時,電極桿遠離三爪卡盤的一端容易發(fā)生晃動,降低了電極桿的加工精度,因此需要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為了提高對電極桿的夾持效果,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電極桿加工夾具。
2、本技術提供的一種電極桿加工夾具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電極桿加工夾具,包括連接板、加長板以及夾持板,所述連接板和夾持板分別設置于加長板的兩端,所述連接板遠離加長板的側壁連接有滑動模塊,所述滑動模塊用于與三爪卡盤滑動連接,所述夾持板用于夾持電極桿。
4、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通過加長板的設置,連接板通過滑動模塊與三爪卡盤相連后,夾持板能夠通過加長板朝外延伸,從而使得對電極桿進行夾持時,夾持板能夠盡可能夾持在電極桿靠近中部的位置,減小電極桿遠離三爪卡盤的一端與三爪卡板之間的距離,進而降低后續(xù)對電極桿進行加工時,電極桿遠離三爪卡盤的一端晃動的幅度,提高對電極桿的夾持效果。
5、可選的,所述加長板包括第一加長部和第二加長部,所述連接板設置于第一加長部,所述夾持板設置于第二加長部;所述第一加長部和第二加長部之間滑動連接,所述第一加長部和第二加長部之間設有調節(jié)組件,所述調節(jié)組件用于調節(jié)第一加長部和第二加長部之間的間距。
6、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通過第一加長部和第二加長部的設置,通過調節(jié)組件能夠驅使第一加長部和第二加長部相互靠近或相互遠離,從而調節(jié)加長板的長度,操作人員能夠根據(jù)電極桿的實際長度進行夾持板位置的調節(jié),提高整體結構的適應性。
7、可選的,所述第一加長部靠近第二加長部的側壁開設有滑動槽,所述調節(jié)組件包括滑動桿和調節(jié)螺栓,所述滑動桿的一端連接于第二加長部,另一端滑移穿設于滑動槽;所述第一加長部的側壁開設有連通滑動槽的第一調節(jié)孔,所述滑動桿的周壁開設有多個第二調節(jié)孔,所述調節(jié)螺栓依次穿設于第一調節(jié)孔和第二調節(jié)孔并與第一調節(jié)孔螺紋連接。
8、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通過滑動桿和調節(jié)螺栓的設置,對第二加長部施加推力或拉力,使第二加長部能夠靠近或遠離第一加長部,從而調節(jié)加長板的長度;加長板長度調節(jié)至合適位置后,將調節(jié)螺栓依次穿設于第一調節(jié)孔和第二調節(jié)孔,調節(jié)螺栓與第一調節(jié)孔之間螺紋連接,以對第二加長部的位置進行固定,提高加長板長度調節(jié)的便捷性。
9、可選的,所述第一加長部內開設有安裝腔,所述第一加長部靠近第二加長部的側壁開設有連通安裝腔的滑動槽;所述調節(jié)組件包括滑動桿、限位塊、彈簧以及解鎖件,所述滑動桿的一端連接于第二加長部,另一端滑移穿設于滑動槽并延伸至安裝腔;所述滑動桿的周壁開設有限位環(huán)槽,所述限位環(huán)槽沿滑動桿的軸向設置有多個;所述限位塊滑移安裝于安裝腔,所述彈簧設置于限位塊和安裝腔的內壁之間,所述彈簧常態(tài)使限位塊卡接于限位環(huán)槽;所述解鎖件設置于限位塊以用于驅使限位塊脫離限位環(huán)槽。
10、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通過滑動桿、限位塊、彈簧以及解鎖件的設置,常態(tài)下,限位塊在彈簧的作用下卡接于限位環(huán)槽,從而使第一加長部和第二加長部之間連為整體;當需要調節(jié)加長板的長度時,通過解鎖件驅使限位塊脫離限位環(huán)槽,便可解除對滑動桿的限位效果,使第二加長部能夠靠近或遠離第一加長部,提高加長板長度調節(jié)的便捷性。
11、可選的,所述限位塊的數(shù)量設置有多個,每一所述限位塊均用于卡接于限位環(huán)槽,且每一所述限位塊均對應設置有所述彈簧和所述解鎖件。
12、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通過設置多個限位塊,以提高對滑動桿的限位效果,進而提高第一加長部和第二加長部之間位置固定后的結構穩(wěn)固性。
13、可選的,所述第一加長部的側壁開設有移動槽,所述第二加長部設有移動條,所述移動條一端連接于第二加長部,另一端滑移安裝于移動槽,所述第一加長部和第二加長部之間通過移動條滑動連接。
14、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通過移動條和移動槽的設置,使第一加長部和第二加長部之間能夠滑動連接。
15、可選的,所述移動條的側壁開設有解鎖槽,所述解鎖件包括解鎖條和解鎖桿,所述解鎖條滑移安裝于解鎖槽,所述解鎖桿一端設置于限位塊,另一端延伸至移動槽并與解鎖條相抵,所述解鎖桿常態(tài)使解鎖條局部外露于解鎖槽,當所述解鎖條完全移入解鎖槽時,所述解鎖條通過解鎖桿推動限位塊,以迫使所述限位塊脫離限位環(huán)槽。
16、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通過解鎖條和解鎖桿的設置,需要調節(jié)加長板的長度時,按壓解鎖條,解鎖條能夠推動解鎖桿,從而帶動限位塊滑移并脫離限位環(huán)槽,此時便可驅使第二加長部靠近或遠離第一加長部,提高限位塊解鎖的便捷性。
17、可選的,所述第一加長部的側壁具有刻度線,且所述刻度線位于移動條的一側,所述刻度線的長度方向與移動條的長度方向一致。
18、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通過刻度線的設置,以便于操作者讀取加長板的長度,以根據(jù)電極桿的長度調節(jié)加長板的長度。
19、綜上所述,本技術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技術效果:
20、1.通過加長板的設置,連接板通過滑動模塊與三爪卡盤相連后,夾持板能夠通過加長板朝外延伸,從而使得對電極桿進行夾持時,夾持板能夠盡可能夾持在電極桿靠近中部的位置,減小電極桿遠離三爪卡盤的一端與三爪卡板之間的距離,進而降低后續(xù)對電極桿進行加工時,電極桿遠離三爪卡盤的一端晃動的幅度,提高對電極桿的夾持效果;
21、2.通過滑動桿和調節(jié)螺栓的設置,對第二加長部施加推力或拉力,使第二加長部能夠靠近或遠離第一加長部,從而調節(jié)加長板的長度;加長板長度調節(jié)至合適位置后,將調節(jié)螺栓依次穿設于第一調節(jié)孔和第二調節(jié)孔,調節(jié)螺栓與第一調節(jié)孔之間螺紋連接,以對第二加長部的位置進行固定,提高加長板長度調節(jié)的便捷性;
22、3.通過滑動桿、限位塊、彈簧以及解鎖件的設置,常態(tài)下,限位塊在彈簧的作用下卡接于限位環(huán)槽,從而使第一加長部和第二加長部之間連為整體;當需要調節(jié)加長板的長度時,通過解鎖件驅使限位塊脫離限位環(huán)槽,便可解除對滑動桿的限位效果,使第二加長部能夠靠近或遠離第一加長部,提高加長板長度調節(jié)的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