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閘門,尤其涉及一種浮力調節(jié)截污泄洪閘門。
背景技術:
1、在城市排水系統(tǒng)中,雨水井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收集和排放雨水,雨水井通常連接有污水管,用于處理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閘門通常安裝在雨水井內,其核心結構包括浮力組件和閘門本體,在降雨初期,雨水井內的水位較低,浮力組件受到的浮力不足以帶動閘門開啟,此時閘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由于初期雨水中的雜質較多,水源比較渾濁,閘門在此時起到截污的作用,將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截留在雨水井內,并通過連接的污水管排出,避免其進入雨水管網(wǎng),隨著降雨量的增加,雨水井內的水位逐漸上升,當水位超過浮力組件的設定高度時,浮力組件受到的浮力增大,從而帶動閘門打開,逐漸開啟泄洪通道,實現(xiàn)快速泄洪,由于閘門設置有浮筒等浮力組件,其能夠根據(jù)水位的變化自動調節(jié)閘門的開啟程度,無需人工干預,具有良好的自調節(jié)功能;
2、在實際使用中,雨水井內的雜物容易纏繞在浮筒上,這種纏繞現(xiàn)象會干擾浮筒與水體的正常接觸,致使浮筒與周圍水體間的有效接觸面積減小,進而改變浮筒所受浮力大小,使其無法準確響應水位變化,最終對浮筒驅動閘門開啟的功能產(chǎn)生不利影響,阻礙閘門的及時開啟。
3、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中提出一種浮力調節(jié)截污泄洪閘門。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浮力調節(jié)截污泄洪閘門,解決了相關技術中雨水井內的雜物容易纏繞在浮筒上,對浮筒驅動閘門開啟產(chǎn)生不利影響的問題。
2、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浮力調節(jié)截污泄洪閘門,包括閘門本體、閘門板、浮筒組件與驅動件;
3、所述閘門本體上開設有泄洪口,所述閘門板轉動安裝在閘門本體上并封堵泄洪口,所述閘門板上安裝有傾斜設置的連桿,所述連桿內開設有滑口,所述浮筒組件與滑口滑動配合,所述連桿靠近閘門板的一端安裝有注油組件,所述驅動件用于驅使浮筒組件在滑口內滑動并推動注油組件將油液注射至閘門本體與閘門板連接處;
4、所述浮筒組件包括浮筒件與刮拭件,所述刮拭件與浮筒件的外周抵觸,當驅動件驅使浮筒組件在滑口內滑動時,可帶動浮筒件旋轉,刮拭件對浮筒件外周刮拭。
5、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優(yōu)化方案,所述浮筒組件還包括裝載塊、齒輪與供氣件,所述裝載塊與滑口滑動配合,所述供氣件安裝在裝載塊上,所述浮筒件與供氣件連接,所述連桿的背面安裝有齒條,所述齒輪固定在供氣件上并與齒條嚙合,當驅動件驅使裝載塊在滑口內滑動時,齒輪在齒條上滾動,通過供氣件帶動浮筒件旋轉。
6、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優(yōu)化方案,所述浮筒件包括浮筒體與裝配桿,所述裝配桿與供氣件連接,所述浮筒體安裝在裝配桿的一端。
7、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優(yōu)化方案,所述刮拭件包括裝載架與刮拭片,所述裝載架安裝在裝載塊的一側并置于浮筒體的外周,所述刮拭片安裝在裝載架上并與浮筒體的外周抵觸。
8、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優(yōu)化方案,所述供氣件包括旋轉接頭,所述旋轉接頭安裝在裝載塊的另一側,所述旋轉接頭的旋轉出氣端連接有供氣管,所述供氣管轉動穿過裝載塊并連接有位于裝載塊一側的排氣軸,所述排氣軸上開設有若干個朝向浮筒體設置的排氣孔,所述齒輪固定在供氣管上,裝配桿固定在排氣軸上,所述旋轉接頭的進氣端連接有進氣管,且進氣管連接氣泵。
9、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優(yōu)化方案,所述注油組件包括注油筒,所述閘門本體的側面轉動安裝有中空管,所述閘門板固定套裝在中空管上,所述連桿靠近閘門板的一端安裝有裝配軸,且裝配軸固定套裝在中空管上,所述中空管上開設有位于閘門本體與閘門板間的第一開孔,所述中空管上還開設有位于連桿與閘門板間的第二開孔,所述注油筒安裝在連桿靠近閘門板一端內壁,所述注油筒的一端連接有與中空管連通的注油管,所述注油筒內安裝有彈性推油件,且彈性推油件延伸至滑口內。
10、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優(yōu)化方案,所述彈性推油件包括活塞、推桿與彈簧,所述活塞滑動設置在注油筒內,所述活塞將注油筒內分隔成注油腔室與推氣腔室,注油腔室內設置有潤滑油,所述活塞的一端安裝有位于推氣腔室內的推桿,且推桿的一端滑動穿過注油筒的另一端并伸入滑口內,所述彈簧套設在推桿上,且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活塞的一端以及注油筒的另一端內壁連接,所述注油筒的另一端開設有與推氣腔室連通的第三開孔。
11、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優(yōu)化方案,所述注油筒上安裝有與注油腔室連通的供油組件,且供油組件用于向注油腔室內補充油液。
12、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優(yōu)化方案,所述供油組件包括供油管與供油筒,所述供油管連接在注油筒上并與注油腔室連通,所述供油筒連接在供油管遠離注油筒的一端,所述供油管上安裝有單向閥,所述供油筒的頂部開設有注油口,且注油口內密封有密封塞。
13、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優(yōu)化方案,所述驅動件包括電動滑軌,所述電動滑軌安裝在滑口內,所述裝載塊安裝在電動滑軌的驅動端。
14、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術效果:
15、1.本發(fā)明通過設置的浮筒組件,當水位逐漸上升時,浮筒組件隨著水位的上漲跟隨上浮,由于浮筒組件設置在連桿上,可通過連桿帶動閘門板在閘門本體上轉動,閘門板在轉動時,可逐漸打開閘門本體上開設的泄洪口,水源可通過泄洪口排出,在排水的過程中,水中攜帶的雜物附著在浮筒件上后,可通過驅動件驅使浮筒組件在連桿內開設的滑口中移動,浮筒組件在移動時,可帶動浮筒件旋轉,在離心力下,可將其表面的雜物甩出,這一設計能夠有效清理浮筒件表面的雜物,避免雜物纏繞導致浮筒件與水體接觸面積減小,從而確保浮筒件能夠準確感知水位變化,穩(wěn)定地輸出浮力,保障浮筒件驅動閘門板開啟功能的正常運行,提高了閘門板可靠性和響應速度,使雨水井在排水過程中能夠更高效地進行泄洪操作;
16、2.本發(fā)明由于在浮筒組件上設置與浮筒件抵觸的刮拭件,當浮筒件在旋轉時,可通過刮拭件進一步刮去浮筒件表面的雜物,與離心力甩出雜物的方式相結合,形成雙重清潔機制,這種深度清潔方式可使浮筒件表面的雜物清理得更加徹底,減少雜物對浮筒件正常工作的影響,增強浮筒件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
17、3.本發(fā)明由于可通過驅動件驅使浮筒組件在滑口內移動,可使浮筒組件移動至連桿上的相應位置,實現(xiàn)對浮筒件位置的靈活調節(jié),這一功能使浮筒組件能夠根據(jù)實際工況和水位變化進行調整,使其在不同季節(jié)或不同降雨強度下,可以根據(jù)需要調整浮筒件的位置,以閘門本體上閘門板的開啟和關閉時機,提高閘門系統(tǒng)的排水效率和靈活性,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復雜多變的雨水井排水環(huán)境。
18、4.本發(fā)明通過設置的供氣件,當浮筒件上附著有雜物后,為了進一步對雜物清理,可通過供氣件將氣體吹向浮筒件,供氣件在吹氣時,可在水中產(chǎn)生氣泡,這些氣泡在浮筒件表面形成沖擊力,進一步松動和去除附著的雜物,與離心力甩出和刮拭件刮除雜物的方式相結合,這種吹氣清理方式形成了多維度的雜物清理機制,能夠更徹底地清理浮筒件表面的雜物。
19、5.本發(fā)明的閘門本體在長期使用過程中,閘門板由于需要經(jīng)常性的轉動,閘門板與閘門本體之間的連接處容易磨損,可通過驅動件驅使浮筒組件移動至連桿靠近閘門板的一端,可對連桿靠近閘門板一端的注油組件施加壓力,使得注油組件內的油液注射至閘門本體與閘門板間,起到潤滑的作用下,減小閘門板在閘門本體上轉動時的摩擦力,這種潤滑機制能夠有效減少部件之間的磨損,延長閘門板和閘門本體的使用壽命,降低設備的維護成本和更換頻率,提高閘門系統(tǒng)的運行效率和可靠性;
20、6.本發(fā)明通過設置的供油組件,當驅動件驅使浮筒組件在滑口內移動至靠近閘門板一端時,可對彈性推油件施加壓力,將注油筒內的油液通過注油管注射至中空管內,然后通過中空管上開設的第一開孔將油液排至閘門本體與閘門板間,驅動件驅使浮筒組件回復原位時,彈性推油件可回復原位,在注油筒內產(chǎn)生抽離,將供油組件內的潤滑油吸入注油筒內,為下次注油準備,這種自動供油潤滑機制確保了注油組件內始終有足夠的潤滑油,為閘門板與閘門本體之間的潤滑提供了持續(xù)保障,進一步優(yōu)化了閘門系統(tǒng)的潤滑機制。
21、7.本發(fā)明通過浮筒組件的移動將雜物清理與注油過程有機結合,形成了一種協(xié)同增效的機制,在清理雜物的同時,通過注射油潤滑減少了閘門本體與閘門板之間的摩擦,這種設計不僅有效避免了因雜物堆積導致的浮筒組件功能受損,確保了浮筒組件能夠精準感知水位變化并穩(wěn)定輸出浮力,從而保障閘門板的正常開啟與關閉,還降低了閘門本體與閘門板連接處因頻繁轉動而產(chǎn)生的磨損,延長了閘門系統(tǒng)的使用壽命,同時,減少了因部件磨損和雜物堆積導致的設備故障風險,降低了設備的維護成本和更換頻率,提高了閘門系統(tǒng)的運行效率和可靠性,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復雜多變的雨水井排水環(huán)境,為雨水井的高效泄洪操作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