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口罩鼻夾自動焊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口罩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口罩鼻夾自動焊接裝置。
背景技術:
在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或在粉塵等污染的環(huán)境中作業(yè)時,空氣中的病菌、粉塵等可通過呼吸進入人體肺部,對身體造成嚴重損害,佩戴口罩可以起到一定的過濾作用??谡謶撆c臉部緊密貼合,使病菌、粉塵等不能輕易漏入,現(xiàn)有的杯形口罩不僅形狀符合人臉輪廓,而且在口罩的上部設置一可改固定角度的鼻夾,使用者戴上口罩后,用力按壓鼻夾,使其貼合在鼻梁上,從而使口罩與臉部緊密貼合。鼻夾的加工過程為將扁平狀的鼻線切割成小段,再將切斷的鼻線在口罩上擠壓成鼻夾,并將鼻夾與口罩焊接或貼合。但是現(xiàn)有的生產(chǎn)設備中,上述過程的切斷鼻線、鼻夾與口罩焊接或貼合分別是有兩臺設備完成的,自動化程度不高,需要配備較多的工人,且工人的勞動量較大。因此,現(xiàn)有的設備導致口罩的生產(chǎn)成本較高,而且生產(chǎn)效率不高。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口罩鼻夾自動焊接裝置,其結構科學,使用一臺設備即可完成切斷鼻線、焊接鼻夾兩個工序,自動化程度高,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口罩鼻夾自動焊接裝置, 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供給鼻線的送料機構、切斷鼻線的切線機構和焊接機構,所述焊接機構包括氣缸、導軌、滑動座,所述滑動座連接有超聲波焊接裝置,所述氣缸的伸縮端連接所述滑動座,所述滑動座與所述導軌滑動連接,所述超聲波焊接裝置的焊頭設置有用于使鼻夾成型的凹槽。所述切線機構的一側(cè)設置有用于定位切斷的鼻線的定位機構,所述定位機構包括翻轉(zhuǎn)臂、翻轉(zhuǎn)氣缸、支撐板,所述支撐板固定連接所述機架,所述翻轉(zhuǎn)臂一端與所述支撐板鉸接,所述翻轉(zhuǎn)臂中部與所述翻轉(zhuǎn)氣缸的伸縮桿鉸接,所述翻轉(zhuǎn)氣缸的缸筒與所述機架鉸接。所述切線機構包括切線氣缸、剪切上模、剪切下模、導槽、導料槽,所述切線氣缸的缸體固定連接所述機架,所述切線氣缸的伸縮桿連接所述剪切上模,所述剪切上模沿所述導槽運動,所述導槽垂直于所述導料槽。所述導料槽的進料端設置有連接所述送料機構的導板,所述導板設置有凹槽。所述送料機構包括轉(zhuǎn)動輪、壓料件、電機,所述轉(zhuǎn)動輪與壓料件之間設置有用于鼻線通過的間隙,所述電機驅(qū)動連接所述轉(zhuǎn)動輪。所述壓料件為可轉(zhuǎn)動的壓送輪。所述送料機構通過固定板連接所述機架,所述固定板設置有可移動的轉(zhuǎn)動軸,所述壓送輪套接所述轉(zhuǎn)動軸。[0012]所述壓料件為擋板。所述進料機構的進料端設置有整平機構,所述整平機構包括交錯布置的調(diào)直輪。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供給鼻線的送料機構、切斷鼻線的切線機構和焊接機構,所述焊接機構包括氣缸、導軌、滑動座,所述滑動座連接有超聲波焊接裝置,所述氣缸的伸縮端連接所述滑動座,所述滑動座與所述導軌滑動連接,所述超聲波焊接裝置的焊頭設置有用于使鼻夾成型的凹槽,待加工的口罩放置在口罩座上,所述焊頭與口罩座配合將鼻線擠壓成鼻夾,然后將鼻夾與口罩焊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科學,自動化程度高,該裝置不僅降低了工人的勞動量,也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口罩鼻夾自動焊接裝置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口罩鼻夾自動焊接裝置的使用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中焊接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1中定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1中切線機構和送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口罩鼻夾自動焊接裝置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7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在圖廣圖8中包括有1——送料機構11——轉(zhuǎn)動輪12——壓料件13——電機15——固定板16——轉(zhuǎn)動軸17——調(diào)直輪2——切線機構21——切線氣缸22——剪切上模23——剪切下模M——導槽25——導料槽沈——導板261-凹槽27-導向座3——輝接機構31——氣缸32——導軌33——滑動座4——超聲波焊接裝置41——輝頭5——定位機構51——翻轉(zhuǎn)臂52——翻轉(zhuǎn)氣缸53——支撐板6——口罩座7——模座10——機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一。本實施例使用的鼻線為熱塑性塑料,該熱塑性塑料內(nèi)可設置有金屬,口罩為無紡布口罩,該熱塑性塑料與無紡布可經(jīng)超聲波焊接而貼合。本實施例的一種口罩鼻夾自動焊接裝置,如圖廣圖3所示,其包括機架10,機架 10上設置有送料機構1、切線機構2和焊接機構3。如圖3所示,焊接機構3包括氣缸31、導軌32、滑動座33,滑動座33連接有超聲波焊接裝置4,氣缸31的伸縮端連接滑動座33,滑動座33與導軌32滑動連接,超聲波焊接裝置4的焊頭41設置有用于使鼻夾成型的凹槽, 如圖2所示,焊頭41的行進方向上設置有口罩座6,將待加工的口罩放置在口罩座6上,將切斷的鼻線置于焊頭41行進方向上,當氣缸31推動焊頭41行進時,焊頭41將鼻線擠壓在口罩座6上使鼻線成型為鼻夾,焊頭41進行高頻振動,在鼻夾與口罩的貼合部位產(chǎn)生局部高溫而熔化,在焊頭41的壓力作用下,鼻夾與口罩的貼合部位融合為一體。對于本實用新型,送料機構1將鼻線輸送至切線機構2,切線機構2將鼻線切割為小段的鼻線,焊接機構3 將切斷的鼻線成型為鼻夾并焊接在口罩上,該過程自動化程度高,加工速度快,不僅降低了工人的勞動量,也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進一步地,切線機構2的一側(cè)設置有用于定位切斷的鼻線的定位機構5,如圖4所示,定位機構5包括翻轉(zhuǎn)臂51、翻轉(zhuǎn)氣缸52、支撐板53,支撐板53固定連接機架10,翻轉(zhuǎn)臂 51 一端與支撐板53鉸接,翻轉(zhuǎn)臂51中部與翻轉(zhuǎn)氣缸52的伸縮桿鉸接,翻轉(zhuǎn)氣缸52的缸筒與機架10鉸接,翻轉(zhuǎn)臂51的前端設置有卡槽,鼻線從切線機構2伸出落在卡槽中,然后切線機構2切斷鼻線,翻轉(zhuǎn)氣缸52帶動翻轉(zhuǎn)臂51轉(zhuǎn)動,從而使鼻線抵觸放置在口罩座6上的口罩,最后焊頭41將鼻線壓制為鼻夾并將鼻夾焊接在口罩上。對于本實用新型,如圖5、圖6所示,切線機構2包括切線氣缸21、剪切上模22、剪切下模23、導槽24、導料槽25,切線氣缸21的缸體固定連接機架10,切線氣缸21的伸縮桿連接剪切上模22。切線機構2還包括一豎立的模座7,模座7設置有通孔,剪切下模23從該通孔一端少量伸出,鼻線可從導料槽25與剪切下模23之間的間隙穿過該通孔,導槽M 固定連接模座7,導槽M垂直于導料槽25,剪切上模22沿導槽M上下垂直運動,當剪切上模22上行至剪切下模23時,剪切上模22與剪切下模23切斷鼻線。如圖1、圖5所示,送料機構1包括轉(zhuǎn)動輪11、壓料件12、電機13,轉(zhuǎn)動輪11與壓料件12之間設置有用于鼻線通過的間隙,電機13驅(qū)動連接轉(zhuǎn)動輪11,鼻線放置在轉(zhuǎn)動輪 11與壓料件12之間的間隙中,轉(zhuǎn)動輪11通過摩擦力帶動鼻線行進。通過調(diào)整電機13,可以調(diào)整鼻線行進的位移,從而可以調(diào)整切斷鼻線的長度。進一步地,壓料件12為壓送輪,壓送輪可轉(zhuǎn)動,從而可以減小鼻線與壓送輪間的摩擦力。更進一步地,送料機構1通過固定板15連接機架10,固定板15設置有可移動的轉(zhuǎn)動軸16,壓送輪套接轉(zhuǎn)動軸16,調(diào)整轉(zhuǎn)動軸16的位置,從而可以調(diào)整壓送輪與轉(zhuǎn)動輪11之間的間隙。更進一步地,如圖5所示,進料機構1的進料端設置有整平機構,整平機構包括交錯布置的五個調(diào)直輪17,調(diào)直輪17的外壁設置有凹槽,鼻線從該凹槽中通過。實施例二。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在于,其使用了不同的送料機構1和切線機構2,并且沒有定位機構5。如圖8所示,本實施例的切線機構2包括切線氣缸21、剪切上模22、剪切下模23、導槽24、導料槽25,切線氣缸21的缸體固定連接機架10,切線氣缸21的伸縮桿連接剪切上模22。導槽M和導料槽25在水平面上垂直設置于剪切下模23內(nèi),鼻線沿導槽M穿過剪切下模23,剪切上模22沿剪切下模23的側(cè)面運動,剪切上模22與剪切下模23切斷鼻線。進一步地,導料槽25的進料端設置有連接送料機構1的導板沈,導板沈設置有凹槽沈1,鼻線從凹槽261通過。由于鼻線在水平方向上切斷,因此鼻線不需要實施例一的定位機構5,相應地,焊頭41前端應設置有夾持或卡接切斷的鼻線的裝置,該裝置為現(xiàn)有技術,圖中沒有畫出。如圖7所示,送料機構1的壓料件12為擋板,鼻線放置在擋板和轉(zhuǎn)動輪11之間。 圖中的整平機構包括五個交錯的調(diào)直輪17,調(diào)直輪17的外壁設置有凹槽,鼻線從該凹槽中通過,調(diào)直輪17的輪軸豎直連接機架10。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zhì)和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口罩鼻夾自動焊接裝置,包括機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0)上設置有供給鼻線的送料機構(1)、切斷鼻線的切線機構(2)和焊接機構(3),所述焊接機構(3)包括氣缸(31)、導軌(32)、滑動座(33),所述滑動座(33)連接有超聲波焊接裝置(4),所述氣缸 (31)的伸縮端連接所述滑動座(33),所述滑動座(33)與所述導軌(32)滑動連接,所述超聲波焊接裝置(4)的焊頭(41)設置有用于使鼻夾成型的凹槽。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鼻夾自動焊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線機構(2)的一側(cè)設置有用于定位切斷的鼻線的定位機構(5),所述定位機構(5)包括翻轉(zhuǎn)臂(51)、翻轉(zhuǎn)氣缸(52)、支撐板(53),所述支撐板(53)固定連接所述機架(10),所述翻轉(zhuǎn)臂(51) —端與所述支撐板(53 )鉸接,所述翻轉(zhuǎn)臂(51)中部與所述翻轉(zhuǎn)氣缸(52 )的伸縮桿鉸接,所述翻轉(zhuǎn)氣缸(52 )的缸筒與所述機架(10 )鉸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鼻夾自動焊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線機構(2)包括切線氣缸(21)、剪切上模(22)、剪切下模(23)、導槽(24)、導料槽(25),所述切線氣缸(21) 的缸體固定連接所述機架(10),所述切線氣缸(21)的伸縮桿連接所述剪切上模(22),所述剪切上模(22 )沿所述導槽(24 )運動,所述導槽(24 )垂直于所述導料槽(25 )。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鼻夾自動焊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料槽(25)的進料端設置有連接所述送料機構(1)的導板(26 ),所述導板(26 )設置有凹槽(261)。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鼻夾自動焊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機構(1)包括轉(zhuǎn)動輪(11)、壓料件(12)、電機(13),所述轉(zhuǎn)動輪(11)與壓料件(12)之間設置有用于鼻線通過的間隙,所述電機(13 )驅(qū)動連接所述轉(zhuǎn)動輪(11)。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口罩鼻夾自動焊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料件(12)為可轉(zhuǎn)動的壓送輪。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口罩鼻夾自動焊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機構(1)通過固定板(15)連接所述機架(10),所述固定板(15)設置有可移動的轉(zhuǎn)動軸(16),所述壓送輪套接所述轉(zhuǎn)動軸(16)。
8.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口罩鼻夾自動焊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料件(12)為擋板。
9.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口罩鼻夾自動焊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機構(1)的進料端設置有整平機構,所述整平機構包括交錯布置的調(diào)直輪(1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口罩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口罩鼻夾自動焊接裝置,它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供給鼻線的送料機構、切斷鼻線的切線機構和焊接機構,所述焊接機構包括氣缸、導軌、滑動座,所述滑動座連接有超聲波焊接裝置,所述氣缸的伸縮端連接所述滑動座,所述滑動座與所述導軌滑動連接,所述超聲波焊接裝置的焊頭設置有用于使鼻夾成型的凹槽,待加工的口罩放置在口罩座上,所述焊頭與口罩座配合將鼻線擠壓成鼻夾,然后將鼻夾與口罩焊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科學,自動化程度高,該裝置不僅降低了工人的勞動量,也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文檔編號B23K20/10GK202224839SQ20112030579
公開日2012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8月22日
發(fā)明者吳仁杰 申請人:東莞市宏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